教宗方濟各 第 54 屆世界和平日文告 2021 年 1 月 1 日
「關懷的文化作為和平之路」 |
1. 新年伊始之時,我衷心向各國元首、國際組織負責人、宗教領袖以及各宗教的信徒、諸位善心人士致意。我向大家致上最誠懇的祝福,祝願未來這一年,人類能在人與人、團體與團體、民族與民族、國家與國家之間,向著友愛、正義與和平的道路上邁進。 2020 年,全世界都受到新冠肺炎的肆虐,引起了嚴重的健康危機,這已跨越國界,成為全球性的現象,與此相關的其他危機如氣候、糧食、經濟、移民等也都因而更加惡化,並造成沈重的痛苦及困窘。我特別想到那些失去親人或自己心愛的人,以及所有失去工作的人們。我也想到醫師、護理師、藥劑師、研究人員、志工、醫院專職司鐸以及醫院和健康照顧中心的工作人員。他們犧牲小我,照顧病人,減輕他們的痛苦,挽救他們的生命;而他們自己有許多人在這過程中喪失性命。為了向他們致敬,我再次懇求政治領袖和私營部門,要盡一切努力來研究新冠肺炎疫苗,以及照顧病患、窮人和那些最脆弱的人所需要的各種重要技術。[1] 令人難過的是,雖然有這些愛及精誠團結的見證,但我們同時也看到國家主義、種族主義、排外心理等,以各種形式一波一波地掀起,還加上那些只會帶來死亡與毀滅的戰爭和衝突。 在過去這一年,這些和其他充斥著人類歷史的種種事件,教導了我們,努力建造一個更友愛的社會,來互相關懷和關懷受造界,是多麼重要的事。 這是為什麼我將今年文告主題定為「關懷的文化作為和平之路」。關懷的文化,是擊敗冷漠、浪費、對抗的文化的一種方式,而後者在我們這個時代已如此盛行。 2. 造物主天主――人類蒙召關懷的起源 許多宗教傳說都敘述人類的起源,以及他們與造物主、自然界及與同胞人類的關係。在聖經裡,創世紀從最初幾頁開始就顯示出,關懷或保護天主對人類計劃的重要性。它強調了人(’adam)與大地(’adamah)之間的關係,以及我們自己身為弟兄姊妹間的關係。按聖經所敘述的創造故事,天主在「伊甸種植了一個樂園」(參:創二 8),交給亞當照顧,「叫他耕種,看守樂園」(創二 15)。這表示要使大地結實纍纍,同時也要保護它,並保存它維持生命的能力。[2] 「耕種」與「看守」是形容亞當與他所居住的樂園的關係,也形容天主對他的信任,讓他成為一切受造物的主人及看守者。 加音和亞伯爾的出生,使人類開始有了兄弟姊妹,他們之間的關係──即使加音的理解有錯誤──可以用「保護」或「看守」一詞來詮釋。加音殺害了他的弟弟亞伯爾後,天主問他弟弟在那裡,他回答天主說「難道我是看守我弟弟的人?」(創四 9)[3]。加音跟我們每個人一樣,都被召叫做「他兄弟的看守人」。「這些古老的故事,充滿象徵性的意義,見證我們今天共享的信念:世上一切皆互相連繫,若要對他人實踐友愛、公義和忠信,我們一方面要真心愛惜自己的生命,另一方面要維繫與大自然的關係,兩者密不可分。」[4] 3. 造物主天主――關懷的典範 聖經裡的天主,不僅僅是創造者,也是關懷受造物的天主,特別是對亞當、厄娃及他們後裔的關懷。雖然加音由於犯了罪受到咒罵,但造物主給了他一個受保護的記號,使他的生命免於受害(參:創四 15)。此舉雖然肯定了人是依天主肖像所造,而有不可侵犯的尊嚴;也是一個記號,表示天主的計劃是要保存受造界的和諧,因為「和平與暴力無法並存」。[5] 安息日的制定,主要目的就是為關懷受造界,除了要在安息日敬拜天主外,也是為了讓大地休養生息,並關懷窮苦的人(參:創二 1~3;肋廿五 6)。每逢第七個安息年要慶祝禧年,讓大地、奴僕、欠債者有喘息的機 會。在那個恩慈之年,最窮困的人會得到照顧,給他們新的機會,這樣,他們中間就不會有窮人。(參:申十五 4) 在先知的傳統中,一個團體如何對待他們當中的最弱勢者,可以看出聖經裡對正義最崇高的表達。特別是亞毛斯(參:二 6~8、8)和依撒意亞(參:五八),不斷地為弱小又無權勢的窮人要求正義,他們呼求天主垂聽,而上主垂顧了他們。(參:詠三四 7;一一三 7~8) 4. 耶穌公開傳教生活中的關懷 耶穌的一生和傳教生涯顯示出天父對世人之愛的至高啟示(參:若三 16)。在納匝肋的猶太會堂,耶穌顯示自己是上主所祝聖的,「派遣我向貧窮人傳報喜訊,向俘虜宣告釋放,向盲者宣告復明,使受壓迫者獲得自由」(路四 18)。這些與禧年相關的救世行動,強烈地見證了祂從天父那兒所領受的使命。基督滿懷憐憫地接近病患的身心靈,治癒他們;祂寬恕罪人,給予他們新生命。耶穌是善牧,祂關心祂的羊群(參:若十 11~18;厄卅四 1~31)。祂是善心的撒瑪黎雅人,彎下身子去幫助受傷的人,為他包紮傷口,予以照顧。(參路十 30~37) 耶穌在傳教生涯的最高峰時,給了我們最後一個證明,證明祂對我們的關心:祂甘願被釘十字架,將我們從罪惡和死亡的奴役下解放出來。因為祂為我們犧牲生命,而開啟了愛的道路。祂對我們每一個人說:「跟隨我;你去,也照樣做。」(參:路十 37) 5. 在耶穌門徒生活中的關懷的文化 初期教會的仁愛工作,其重心就是神哀矜和形哀矜。第一批基督徒共享彼此所有,因此在他們當中沒有窮困的人(參:宗四 34~35)。他們努力使人感覺賓至如歸,讓團體成為一個家,關心每一個人的需要,隨時願意照顧那些最貧困的人。後來就習以為常,大家會自動拿出所有,來餵養窮人,埋葬死者,照顧孤兒、長者及在災難中──例如船難──的受害者。後來,當基督徒的慷慨失去了最初的熱誠時,一些初期的教父便強調,按照天主的意思,財產是為大眾利益而存在的。對聖安博(St. Ambrose)來說,「大自然傾其所有,讓所有人共享。(……)。因此每個人也有共同的權利,但由於人的貪婪,使人認為這權利只屬少數人所有。」 [6] 在教難時期結束後,教會利用她重獲的自由,來激勵社會和其文化。「時代的需要,呼喚著我們要作出嶄新的努力來從事基督徒的仁愛服務工作。歷史 記錄了無數仁愛工作的實例……。教會在窮人當中的工作,多半都很有組織。所以引發了許多幫助人類各種需要的機構:醫院、窮人之家、孤兒院、棄嬰之家、旅人庇護所等等。」[7] 6. 教會社會訓導的一些原則作為關懷的文化的基礎 由教會開始的「服務」(diakonia),藉由教父們的反省變得更為豐富,而這麼多世紀以來,透過許多信仰見證人的積極愛德工作也變得更有活力,於是成為教會社會訓導的核心。這個教導是給所有善心人士的寶貴原則、標準和提議,可以做為「關懷」的基本原理(grammar):致力於促進每一個人的尊嚴,與窮人和弱者同舟共濟、追求共益,關心對受造界的保護。 以關懷促進每一個人的尊嚴與權利 「人這觀念起源於基督信仰並在基督信仰內日臻成熟,能促進人所追求的整體發展,因為人要表達的是彼此間的關係,不是個人主義;它肯定包容而不是排斥,肯定獨特而不可侵犯的尊嚴,而非剝削。」[8] 每一個人,不論男女,本身就是一個目的,絕不僅只是以這人的用途來定其價值。人受造,是為在家庭中、在群體中及社會上共同生活,在這裡,所有人都有同等的尊嚴。人的權利是來自這尊嚴,人的責任也是,就像接納並幫助窮人、病人、邊緣人,接納我們的每一個「近人,不論其時空距離的遠近。」[9] 關懷公益 社會、政治和經濟生活的每一個面向,若要體現最完美的狀態,就必須是為公益著想,換句話說,就是「讓社會團體及其每一成員,都能在他們生活的社會條件下,充分而便利地發揮其能,履行了自身職責」[10],那麼就能充分地達到這目標。因此,我們的工作計劃必須考慮到對全人類的影響,以及這些計劃對當前及未來子孫所造成的後果。新冠肺炎的流行已適時讓我們看到此一事實的真相。面對此疫情,「我們明白我們都在同一艘船上,每個人都很脆弱迷惘,但每個人都很重要,別人也需要我們,我們都必須同心合力划槳」[11],因為「沒有人能只靠自己而得救」[12],同樣,一個保持孤立的國家,也不可能為自己的人民爭取到共同的福祉。 [13] 以精誠團結表達關懷 精誠團結具體地表現了我們對他人的愛,不是空洞的同情,而是「堅決而持續的決心;即是獻身致力於每一個人的和整體的利益,因為我們大家都是要為眾人負責的。」[14] 精誠團結幫助我們不把他人──不論是個人,或更廣義的人民或國家──只看成是統計數字,或是用完即棄的工具,而要視之為我們的近人、我們人生旅途上的同伴,像我們一樣被召叫來參加生命的盛筵,每一個人都同樣受到天主的邀請。 關懷並保護受造界 《願祢受讚頌》通諭清楚意識到,整個受造界是息息相關的。通諭也強調我們必須聆聽窮人的哭聲,也聆聽受造界的呼喊。不斷地注意聆聽,能使人轉為有效地關懷大地──我們共同的家園,並關懷在貧困中的弟兄姊妹。在此我願再次指出,「假若我們的內心欠缺對人類夥伴的溫柔、憐憫和關懷,就不可能與大自然及其他受造物有真正深度共融的意識。」[15] 「和平、正義、保護受造界,這三個主題絕對是互相連結的,不能分割,也不能分別處理,否則便是在簡化問題。」[16] 7. 指出共同道路的指南針 在這個被浪費的文化主導的時代,面對著一國之內以及國與國之間日漸嚴重的不平等,[17] 我呼籲政府和國際組織領導人、企業領袖、科學家、媒體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,能以這些原則為「指南針」,在走向全球化的過程中,為我們指出一個共同的方向,保證一個「更有人性的未來」。 [18] 這能使我們重視每一個人的價值和尊嚴,並為共益並肩合作,減輕那些貧窮、生病、受奴役、戰爭和遭歧視者的痛苦。我請求每一個人都能手持此一指南針,在關懷的文化上成為先知性的見證人,努力克服社會現存的諸多不平等現象。這只有藉著婦女、家庭和社會、政治及組織領域廣泛且有意義的參與,才得以實現。 這些社會原則的指南針,不但對於關懷的文化的成長至為重要,也指出,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必須受到兄弟情誼、彼此尊重、精誠團結、遵守國際法律等等的啟發。關於這方面,我們必須承認需要護衛和促進基本人權,因為那些是不得違反、是普世皆然,而且是不可分割的。[19] 同樣急迫的是,必須遵守人道主義法,特別是在不斷有衝突及戰爭的此時。可悲的是,許多地區和社區,已不記得曾經有安居樂業、生活平安的時候。無數城市已成為不安全的中心:面對著爆炸物、大砲、小型武器不分青紅皂白的攻擊,都市居民只有盡量想法保持正常的生活常軌。兒童無法上學,大人無法工作養家。在許多過去不為人所知的地方,饑荒也正在蔓延。人們被迫逃亡,不但離開家園,也離開他們的家族歷史以及文化的根源。 雖然這類衝突有許多原因,但結果總是一樣的:毀滅,以及人道主義危機。我們該停下來自問,是什麼使我們的世界把衝突、戰爭視為正常,我們的心要如何改變,我們的思考方式要如何改變,才能在精誠團結中致力於真正的和平。 我們把多少資源花費在武器上,特別是核子武器,[20] 而那些資源原本可以用在更重要的事項上,例如保障個人的安全,促進和平及人類的整體發展,對抗貧窮以及提供醫療照顧?全球性的問題,如目前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及氣候變遷,都只讓這些挑戰更為凸顯。「若能把原本用於武器和軍事開支的經費,用來成立一個『世界基金』,以永久消除饑餓,並用於最貧窮國家的發展,」 [21] 那該是一個多麼勇敢的決定啊! 8. 施行關懷的文化的教育 要促進關懷的文化,需要有教育的過程,而在這方面,社會原則的指南針在各個相關的情境中成為一個有用且可靠的工具。讓我舉幾個例子: ─ 從家庭――社會的自然且基本的核心,開始教育人們關懷,在家庭中我們學習如何生活,並在相互尊重的精神中與他人建立關係。然而家庭應該要有能力來實行這個重要且不可缺少的任務。 ─ 除了家庭外,學校及大學,在某方面來講,還有大眾傳播媒體,也都對教育負有責任。[22] 他們都蒙召去承認每一個人、每一種語言、種族和宗教團體和每一民族的尊嚴,以及從這認同而產生的基本權利,以此作基礎來傳遞一套價值觀。教育是建立一個更公義更友愛社會的支柱。 ─ 宗教,以及宗教領袖,在向信友及社會大眾傳遞精誠團結的價值、尊重彼此的差異,關心窮困的弟兄姊妹這些事上,能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。此時我想起教宗保祿六世於 1969 年對烏干達國會的致詞:「不要害怕教會,她尊敬你,她為你教育誠實忠心的國民,她不會助長競爭和分裂,她 會努力促進健康的自由、社會正義與和平。如果她有任何喜好,那就是喜愛窮人,教育孩童和人民,喜愛關懷受苦者及遭遺棄者。」[23] ─ 我再次鼓勵所有參與公共事務者,以及國際組織者,不論是政府的或非政府的,以及所有以各種方式參與教育領域者,能「致力於更加開放和相容並蓄的教育,其中包括:耐心聆聽、建設性的交談和促進相互瞭解。」 [24] 我希望我在〈為發起全球性的教育協定文告〉中所提出的懇求,能廣受認同和接納。 9. 沒有關懷的文化就沒有和平 因此關懷的文化要求共同的、全力支持的,以及包容性的承諾,來保護並促進所有人的尊嚴和益處,願意表示關懷與憐憫之心,為和好及癒合而努力,並增進相互的尊重和接納。這樣,它就代表了通往和平的有利道路。「在世界上的許多地區,都需要通往和平的道路,以治癒傷痛。也需要有締造和平的人──準備好的一眾男女,去勇敢且有創意地開始這癒合的過程和煥然一新的會晤。」 [25] 在這樣的時刻,人類的船隻已被當前的危機風暴所撼動,正在費力前行,要前往一個較平靜祥和的天地,人性尊嚴的「舵」和基本社會原則的「指南針」可以讓我們一起駕駛一段平穩的航程。身為基督徒,我們應該時時注視童貞瑪利亞──海洋之星和望德之母。願我們共同努力,朝向一個愛與和平、兄弟情誼及精誠團結、相互支持和接納的新天新地前進。願我們永不屈服於誘惑,永不轉移我們的眼光和漠視他人,尤其是那些最窮困的人,[26] 反而要每天努力,以具體務實的方式,「去建立一個彼此接納,並互相照顧的弟兄姊妹團體。」[27] 發自梵蒂岡, 2020 年 12 月 8 日 方濟各 (台灣明愛會 恭譯) |